这样的粉丝可以多来一些
前天刚刚结束宁波慈溪的演出。
策划【背影】慈溪站的许女士,是一位心理咨询师。今年一月在珠海参与了Kevin的波拉克疗法后一直关注着我们的消息和公众平台。
她注意到我们的【背影】,好几次追问下一站在哪里演出。
在上海演的时候她有工作错过了。去其他城市时,她不便离开家前去观看。终于有一天在公众平台留言说,“邀请【背影】来宁波的话,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看演出是她的心愿,既然跟不上我们的步伐,不如邀请我们去她家门口好了。
加了我的微信,认真的与我谈起了策划演出的事情。
她一步步的学起来,从了解演出需要的场地和道具到海报和票务印制。
再一个个致电给身边的人,告诉他们演出消息。
尽管演出反响很好,但准备演出的过程并不顺利——毕竟不在艺术活动频繁丰富的城市,本地人习惯去周边的杭州、义乌和上海看先锋演出。她将演出推荐给身边的人时,常常会听到这样的反馈:
“这种艺术我们看不懂的啦!”
“还要门票呀,那就算了。”
她说一天打二十个电话,一个个邀请和告知。
演出当天来了一百多个观众。有教师,有家长,有孩子;有心理工作者、艺术爱好者。大家很意外,并没有预料中的“看不懂的啦”。
在演后谈的过程中,也有观众提及自己的童年经历和对父爱的缺失,Kevin再次作为心理治疗师上线,跟大家交流,给出修复创伤的建议。
以下是许女士转给我来自她朋友圈的截图,一波好评来袭:






当晚印象深刻的,还有一个独自来看演出的小女孩,小学三年级的年纪。说是她爸爸给她买了票,她自己来看。爸爸在加班工作,演出结束后来接她。那时候,她在门口给了爸爸一个大大的拥抱。
过去的观念觉得艺术的作用不太实际,不能吃不能喝,考试也不加分。但艺术能给孩子带来了爱的引导,这些,无价。
我们的作品把很多人带进舞蹈,这很荣幸。
在来自全国各地策划人和团队的支持下,我们去了越来越多的地方。他们也许顶着重重困难,但看到观众的收获以后,一定跟我们一样,跟这位慈溪的许女士一样,找到了坚持这件事的意义。
一开始诸多困难,我相信会越来越好。
欢迎你做下一个策划人,带我们,去你的城市。
哦对了,下一站要去深圳、武汉、成都。晚点慢慢说时间地址,今天非常累,我要早点休息,做点不费脑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