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日记】坚强的人穿了一层厚厚的盔甲


某天早上哭着醒来。梦到假期结束,跟母亲相聚的日子过得很快,转眼就要与她分开,回到住宿学校。 在梦里,我意识到这是梦境。 我就像是可以选择自己的情绪一样,是任自己伤心的继续大哭下去,还是抑制、抵制、不承认这种伤心的感觉,暂时忘记它,想想明天会发生的美好的事。但是“伤心”就像是被我挡在门后的怪兽,一不留神就冲进来,我在梦里哭一阵,平静一阵,这样交替进行了好几个回合。醒来后,时候已经不早了,干脆好好解析这个梦的缘由。 在心理治疗工作中,遇到许多自幼被父母送走,不在父母身边长大的人。这对我来说是很好的机会,让我从旁观者的角度看待他们的伤口,和Kevin引导他们处理伤口的方式。 有的人心怨恨,放不下“父母的抛弃”;有的人很冷静,体谅父母的难处,理解父母。

我并不是要夸奖以上的某一种。 Kevin对待着两种态度的方式会不一样。 对心存怨恨的,Kevin通常会引导他们从过去的“痛”中,意识到可贵的、收获的经历,做到真正理解、原谅,将自己生活的责任交还到自己的肩膀上。不再让过去的事情成为现在过不好的借口。 对于一开始就理智得表示理解父母的人,Kevin反而让他们体会那个小时候“不理解”父母的孩子。他说,“理解,懂事,是大人可以用理性做到的,但任何孩子被父母送走,心灵都是受伤的,那种伤痛重到让孩子必须用将自己“隔离”、“封闭”的方式来保护自己,让自己的心变得没有知觉,感觉不到痛。” 所以,我们理解,很好,但用隔离和忽略内心那个受伤的孩子这样的方式来理解,并不是真的接受了。他会引导这个懂事的“大人”成人那个受伤的孩子之存在,再因人而异的进行下一步修复。 因人而异是Kevin最擅长的。他最喜欢尽情的发挥他的创造力,可以针对每个人都创造出最合适、贴切、见效的方法。我与他共事三年,发现他处理个案的方式,真的没什么套路规律可循。

前几天有进行一个类似的个案,在进行过程中,突然,一个几乎被我忘的一干二净的儿时场景突然跑到我脑子里来,那一瞬间撕心裂肺的痛,让我好一会没有缓过来。 是七岁那年,父母大吵一架后,母亲提着箱子走的那一刻。之后妈妈就真的没有回到这个家庭中了。那时候妈妈冲去家门,我愣在原地。爸爸不知所措,转头跟我说,妈妈走了。我脑子一片空白的跟了出去,看到一路上经过的小伙伴用惊呆了的眼神看我。 父母的爱情离合,是没有错的,是他们自己的人生和决定。我理解这一切。其实我不反对父母分开,因为婚姻中如果已经不合适了,我自己认为不必要因为孩子勉强在一起,这样的家庭,更加冷漠虚伪。 我以为我忘记了那一幕。 原来一直都在我心里,只是我假装看不到。 个案结束后,我就跟母亲打了视频电话。聊聊那些不可触碰的伤口。母亲的声音虽然坚强,但语气仍然断断续续,说对于她过去的失职仍感到愧疚。我这一次却发自内心的告诉她,过去?我们真的可以放下了。现在的我们很好。如果在她身边,我真想抱抱她,让她不必为过去感到难过,我现在真的懂得了。 那些有了过去才有了现在的我这些话大家都熟悉极了,这些道理我就不重复啦。现在,我愿意看到父母给我的爱,愿意相信父母在年轻的时候已经尽力做到最好了。

最有趣、最让我难以解释的,是我看到那刻,那个受伤的孩子后,那层隔离的墙,终于融化了。 我得到的结果不是怨恨,而是渴望更加珍惜现在。希望可以多有机会跟妈妈聊天,多抱抱她,希望可以体谅她过去的痛,成为一股力量支持她,希望除了索取,也给她回报。 现在,我真的变成大人了吗?也许是我卸下了自己的盔甲。允许自己脆弱,是另一种坚强。

广告时间: 好像我的每篇日记都要把Kevin夸上天了噜!但是我见证过很多次,他用深入浅出方法打开了许多人的心结,而且他是带着热爱帮助和分享的态度在对待心里工作。 直到四月中旬我们都在珠海排新作品,如果你希望改善自己的身心状态,渴求得到帮助,欢迎联络我们。直接向后台留言就可以。


Featured Posts
Recent Posts
Archive
Search By Tags
Er zijn nog geen tags.
Follow Us
  • Facebook Basic Square
  • Twitter Basic Square
  • Google+ Basic Square
new book by KheN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