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ey to Xiang Ge Li La
- k-he-n
- 24 jun 2014
- 3 minuten om te lezen
香格里拉 朋友带着我来到香格里拉古城的青稞客栈。来之前客栈的前台说,打车来,才七块钱。到达目的以后,司机说,二十块。想起在丽江,司机说,"我们丽江的出租车都是不打表的,说好价钱,去哪一般都是二十到三十"。我估计香格里拉一般都是七块,这司机有点贪心呀。我们说了几句,互相妥协了事。这让我联想起小时候家乡的出租车,那还是二十多年前,不存在"打表"这回事儿,有点"天高皇帝远"的意思,自己独有一套制度,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落后吧。 客栈前面是一片废墟。进入客栈,发现这是一座有藏族风格的建筑。前台贴了一些孩子的照片。wifi密码是什么school。我们在那住了两天。一开始只觉得这里怎么跟学校有关。后来听管理客栈的"阿嬷"说,客栈老板是广东人,自己办了一个希望学校,资助孩子。客栈的所有收入都会直接捐助这所学校。客栈很简陋,有什么都齐全,也干干净净。 古城因为今年年初的火灾事故,三分之二都已被烧毁。逛的时候,觉得有点凄凉和荒芜。这历史建筑,哪是重建能比的。古城的另外三分之一还存在,游客跟丽江比,是少得多。因为是藏区,房屋建筑确实与众不同。也是我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建筑。 吃了一顿臧餐,百般不习惯。去年在北京吃过一回,味道很像,除了酸奶,其他的真觉得不惯。又不是粗糙,也不是油腻,我对吃的也不挑剔,但口味确实差异很大。总觉得该做甜的他们做成咸的,该做咸的他们做成甜的,该清淡的他们加了油,比如酥油茶。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本打算踩单车去普达措国家公园。刚出门,想着一路山路二十多公里还在高原,怵,非常怵。朋友说,不然改去看草原,看那帕海(不知道字打对了没)。于是我们改变目的地去草原。经过迪庆市区,国道,一路灰尘仆仆。各种车的引擎声轰炸得我头晕脑胀,太阳光照得我睁不开眼,路上没有单车道,我们踩着单车挤来避去,大概十五分钟以后,我觉得头痛欲裂,气喘吁吁。找了个地方坐下,朋友得出一个结论:宁老师,你高反了,没事儿不丢人......我找了一堆借口,但发现,我是感到前所未有的累,四肢无力,头晕甚至有点喝醉的感觉。我一女汉子,最讨厌柔弱的人,居然被高反了。我们决定先让我回客栈休息。 哎,信誓旦旦信心百倍的要翻山越岭,每到二十分钟就灰溜溜地打道回府。我怎么这么窝囊。 昏睡一整天。听说下午下大雨,下冰雹。我想,我要是不高反,不头晕,不回来,就改在外面淋冰雹了,这高反算不算反而成了上天对我地眷顾。 晚上住客栈的年轻人都会出来聊天。有不满二十岁的小伙子一路打车旅行,路途中突然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有上大学的姑娘渴望旅行能让自己的人生经历更加丰富;有西班牙女孩一路踩单车环游,从老挝来到我国云南;有在客栈工作的年轻人,见过各国各地的各种游客,自己却没怎么出国门。也有人问我,你这次出来的目的是什么?我想了想,说,"看看我国的大好河山啊。" 只可惜身体太挑剔,从香格里拉到稻城,10小时的车程后我觉得自己已经快魂飞魄散了。这10小时,是一直在翻山越岭,是真正的过山车。同车的人没什么反应。好像就我自己特别过敏。一路上经停的洗手间,让我硬是没办法迈腿进去响应大自然的号召,直到现在想起来那简陋乃至肮脏得无法形容的茅厕还是有想呕吐的冲动。男人直接路边解决,女人实在不好当众脱裤子......比较起来才知道还有这样的地方,与自己的生活环境相差那么多的地方。 青稞客栈的工作人员昨晚说,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香格里拉,自己心里的一片净土。谁出这番话的人,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中。